历代志上下
作者: Philip E. Satterthwaite在古代的近东地区文化中,国王建立圣殿可能要寻求诸神的许可。若是得到了许可(或许是藉由祭司得到许可)并建立圣殿,则是代表神明会祝福这个国王统治的象征。在当时,兴建圣殿是使皇室王朝能合法化接续的一种方式。
约柜现在被安放在耶路撒冷,大卫提议为它建造一座圣殿,以表示对上帝真诚的委身,实则“耶和华的约柜”不应该留在幔子里(历代志上17章1节)!上帝的默示临到先知拿单,给了大卫否定的答案(历代志上17章4-14节),就是:大卫不可建造殿宇。毋庸置疑,上帝兴起大卫为王,而大卫大胜敌军,为以色列人的土地带来新的保障。但是这一切都是上帝的作为,所以应该是上帝为大卫建立“家室”,而非大卫为上帝建立圣殿。
大卫心里想着要献给上帝一座实体的殿宇,然而上帝想要的却是另一种殿堂:王朝——一个由大卫的后裔所统治的以色列国。大卫的子孙将为上帝建立一座圣殿;这将是他的国位坚定的标志(历代志上17章12-14节)。这种作法有异于古代近东地区的承袭制度。虽然大卫没有获得建立圣殿的许可,上帝却应许他一个王朝;为了以色列,祂将大大祝福大卫的后裔,坚定他的国位“直到永远”(历代志上17章12、14节)。
上帝对大卫的应许标示了以色列历史的一个转捩点。在流亡的黑暗时期,上帝的应许成了希望的灯塔,这解释了为什么许多先知预言都提到了大卫(以赛亚书9章2-7节;耶利米书23章5-6节;以西结书37章24-28节)。
大卫对上帝的恩惠充满感恩(历代志上17章16-22节)。他引述了上帝口中的“直到永远”:祢使以色列人作祢的子民,“直到永远”(17章22节);愿大卫的后裔治理以色列,“直到永远”!(历代志上17章23、27节)经文又记载:愿祢的名“永远竖立”,使得人看到以色列便说万军之耶和华是以色列的上帝!(历代志上17章24节)大卫认定上帝的心意大过他自己的意念,甚至大过以色列;上帝的最终心意是为万国带来祝福。
历代志作者写作的年代,距离大卫支派统治以色列各地的时代约两百年,但他并未淡化上帝对大卫的应许。上帝宣告:大卫家与他的国就是“我的家和我的国”(历代志上17章14节)。透过大卫,历代志作者坚定地认为,上帝的应许恒久不变、意义深远。
可想而知,与历代志作者同一时代的人是如何受大卫的祷告:“照祢所说的而行”(历代志上17章23节)所激励。耶和华啊,求祢使我们恢复为祢的子民;恢复大卫的血统。恢复祢的殿宇和祢的国(历代志上17章14节)。
(今日的内容可以另参撒母耳记下7章)。
从历代志上17章18-29节中可知,大卫立即接受他的后裔将会为上帝建立圣殿的事实。无论是接受上帝的呼召去行,或接受上帝的呼召离开,让别人去行,请分享,认识你在上帝旨意中的角色有多重要?
新约的作者们相信上帝对大卫的应许,最终在耶稣身上实现,如经文记载:“大卫的子孙耶稣”,耶稣就是那个应许,带给全民救赎(马可福音10章47-48节;罗马书1章3-6节)。耶稣是大卫的子孙,也是掌管你的王,这对你来说具有什么意义?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