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志上下

作者: Philip E. Satterthwaite

第23日


19世纪英国浸信会牧师司布真,曾经如此描述恩典:我们需要恩典,以便我们能正确地回应恩典;今天的经文中是一个失去祝福而部分恢复祝福的故事,正好可以说明这个观点。

就像罗波安的世代,人们的处境部分归咎于犯罪的结果,但也是出于上帝的怜悯,让祂的子民得以存留。

罗波安集结犹大和便雅悯支派的军队,打算控制其他支派。但是他们得到预言:“你们不可上去与你们的弟兄争战,因为这事出于我”。罗波安的人马听从了耶和华的话,于是各归各家去了(历代志下11章1-4节)。

请注意,先知在这里称呼罗波安为“犹大王”,并且提到“住犹大及便雅悯的以色列人”(历代志下11章3节)。历代志作者自己所说的“犹大王”,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南国。

罗波安现在统治的是一个大幅缩小的王国,但是他下定决心要好好把握余下的国度。他修筑在犹大和便雅悯的城邑以保卫安全(历代志下11章5-12节)。以色列全境的许多祭司和利未人从四方归来,他们拒绝耶罗波安堕落的偶像崇拜(历代志下11章13-15节)。凡立定心意寻求耶和华——以色列上帝的以色列人,都随从利未人前来加入犹大王国(历代志下11章16-17节)。罗波安生养众多:他立一个儿子作为继承者,并把其他众子分散在全地各坚固城里。罗波安在这些安排上办事精明(历代志下11章18-23节)。

然而,有时强盛会导致愚昧地过度自信,罗波安和他的子民因为国家盛极而骄,于是离弃了耶和华的律法。不到一年,埃及的法老示撒率领大军入侵以色列。当犹大离弃了耶和华,再坚固的城邑也不敌埃及大军(历代志下12章1-4节)。先知重申耶和华的话:“你们离弃了我,所以我……把你们交在示撒手里”(历代志下12章5节)。悖逆必带来灾难。

当罗波安和以色列的众首领愿意谦卑受教,耶和华就承诺拯救他们(历代志下7章14节)。但是,首先他们必须尝到脱离上帝的保护而受制于人的苦头(历代志下12章6-8节)。示撒大肆搜刮了耶路撒冷,夺走所罗门制造的金盾牌。后来罗波安以铜盾牌代替金盾牌(历代志下12章9-11节)——代表所罗门王国的荣耀已经一去不复返。

万幸的是,犹大不至于被毁灭。历代志作者记载:“并且在犹大中间也有善益的事”(历代志下12章12节)。耶路撒冷仍是耶和华从以色列众支派中所选择立祂名的城。罗波安虽行恶,无法立定心意寻求耶和华,他仍作了十七年的王(历代志下12章13-14节)。他死后,他的儿子亚比雅接续他作王。大卫家持续至下一代。

在此,历代志作者的读者可能会想到他们在波斯帝国统治下相对安全的处境。就像罗波安的世代,人们的处境部分归咎于犯罪的结果,但也是出于上帝的怜悯,让祂的子民得以存留。

请注意,只有当耶罗波安王国(北国)的历史与犹大王国的历史有所冲突时,历代志的作者才提到北国。实际上,作者将北国从自己的叙述中排除,否认其具有正统性。但是,当来自北方支派、忠于耶和华的以色列人加入犹大王国时(历代志下11章13-16节),作者仍然纪录了这一个事实。对作者来说,以色列是一个由十二个支派而非三个支派所组成的实体。

(今日的内容可以另参列王纪上12章26-33节,14章21-31节)。


反思:

尽管历代志作者在前面的章节中多次提到北方支派,但为什么他在叙述中却忽略北国?

今天的经文呈现一个清晰的模式:当上帝的子民对上帝忠诚,就能蒙福;当他们离弃上帝,审判就会降临;只要他们愿意悔改并回归上帝,就会得到上帝的恩典。这个模式符合你自己的经验吗?你能想到教会中出现过这种情况的例子?

留言

笔记


writer1

作者简介

萨斐立(Philip E. Satterthwaite)于1998年开始在新加坡的圣经神学研究学院(Biblical Graduate School Of Theology)教授旧约和圣经希伯来文课程,同时也在2011年至2019年担任该校的校长。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旧约历史和旧约智慧书。

此作者的天路系列著作

天路系列由灵命日粮事工制作及出版。

我们的使命是让改变生命的圣经智慧,变得易懂、易得。

权利和权限  |  条款和条件  |  隐私政策

我们使用小型文字档案(cookies)为你提供更好的网络浏览体验,继续浏览即表示你同意这项使用方式。 按此了解我们使用cookies的详情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