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志上下
作者: Philip E. Satterthwaite一个精明能干、功成名就又敬虔的国王会偏离正道吗?今天的经文以极度的肯定回答了这个问题。所谓“败坏之先,人心骄傲”(箴言18章12节)。骄傲可以摧毁一个人。
乌西雅登基的时候才十六岁,那时亚玛谢还活着。经文上说:“乌西雅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效法他父亲亚玛谢一切所行的”(历代志下26章4节)。事实证明,乌西雅在治理国家方面,比亚玛谢更为成功。
亚玛谢打败了以东人,乌西雅乘胜追击,收回靠近红海的以禄,又重新修建城邑(历代志下26章2节)。上帝帮助他攻击非利士人、阿拉伯人和米乌尼人。他把犹大的边界进一步向西及向南延伸,在非利士的领地上建立了许多城邑;亚扪人给他进贡;他的名声远传至埃及(历代志下26章6-8节)。他修筑巩固耶路撒冷的城墙,又在旷野建筑望楼和凿井筑池,致力畜牧业的发展。在他的治理下,农业和葡萄产业蓬勃发展,因为“他喜悦农事”(历代志下26章10节)。
乌西雅的军队训练有素,军律严明,装备精良(历代志下26章11-14节)。他又使巧匠做机器,用以射箭和发石,并安在城楼和角楼上,藉此防御耶路撒冷(历代志下26章15节)。
短短几年,乌西雅就坐拥一个长久治安又富强兴盛的王朝,它标榜着一个战绩彪炳、拥有规画精细的城市和社会组织完整的王国:物产丰饶,兵强马壮。亚玛谢当政时所造成的破坏大多都被修复了;乌西雅确实是一个有智慧又精力充沛的领袖,足以媲美约沙法。
然而,国家的强盛导致心高气傲,以致行事邪僻,干犯耶和华(历代志下26章16-20节)。传统上,只有祭司可以在圣殿中服事,但是乌西雅强行入殿,要在香坛上烧香,仗着自己的成就,以为自己可以履行祭司与国王的双重任务。大祭司亚撒利雅和其他八十个祭司阻挡乌西雅,对他说:你行这事,耶和华必不使你得荣耀。乌西雅就向祭司发怒,然而他发怒的时候,额上突然发出大痲疯,成了耶和华降灾于他的一个明证(民数记12章)。现在他成了不洁净的人,众祭司就催他出殿,当下他巴不得快快离开。
乌西雅的余生住在别的宫里,因他的疾病与耶和华的殿隔绝。他的儿子约坦在他的暮年接替他,管理家事,治理国民(历代志下26章21节)。乌西雅死后葬在靠近王陵的田间,但是不能与他的列祖同睡,因为他罹患了不洁净的大痲疯(历代志下26章23节)。对一个有这么多成就的国王来说,这是何其可悲啊!
约坦继续乌西雅的政策(历代志下27章1-5节):对内强化防御功能,在耶路撒冷和犹大各地建筑营寨和高楼;对外成功降服亚扪人。因为他谨守耶和华的律法,所以日渐强盛的权力没有让他偏离正道(历代志下27章6节)。他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效法他父乌西雅一切所行的,只是不入耶和华的殿。我们可以这么说,从约坦身上可以看到乌西雅的能力,却不见乌西雅的愚昧。
像约坦对上帝如此信实的国王自然能为子民带来美好的祝福,然而这样的国王也不能保证他的子民都能信守耶和华的约定。经文上提到:“百姓还行邪僻的事”(历代志下27章2节)——或许这指的是他们持续在高坛上祭拜偶像。这个不祥的提示为接续王位的亚哈斯埋下了伏笔。
约阿施、亚玛谢和乌西雅的为王之路迥然不同,但是都循着一个相同的模式:顺服上帝,上帝就使他亨通,悖逆上帝,审判将继之而来。历代志作者强调,信实守约才是值得追寻之路,悖逆偏离正道则须避之唯恐不及。你是否可以举例说明这是一个不变的真理( 正面或负面的例子皆可)?
成功导致骄傲,而骄傲则导致悖逆。我们该如何装备自己,以对抗骄傲带来的危险?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