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志上下
作者: Philip E. Satterthwaite金属元素钾和水接触时会产生剧烈反应:金属会消失在蒸气弥漫的气体中和淡紫色的火焰中。可见处理钾时需要极度小心。今天的经文论及处理上帝的事物,这和必须小心处理钾有些雷同之处。
约柜象征永生上帝的存在。在扫罗为王的时期,约柜存放在基列 • 耶琳,位于以色列的边境之处(撒母耳记上7章1-2节)。大卫提议把上帝的约柜迁回耶路撒冷——也就是他的王城。于是大卫召集了四面八方的以色列人,展开运送约柜之旅(历代志上13章1-6节)。
然而灾难发生了(历代志上13章9-10节)。拉车的牛受到惊吓而失前蹄,护车的乌撒情急下伸手稳住约柜。他是出于善意,但是他的行为是错的。根据摩西五经的记载,与上帝同在有关的地点和器物,必须谨慎敬虔地处理(利未记10章1-3节;民数记1章50-51节)。上帝对乌撒发怒而将他击毙。
大卫因此恼怒,并继而惧怕上帝(历代志上13章11-12节)。如果约柜进入耶路撒冷,将是上帝祝福大卫统治以色列的一个象征。然而约柜只短暂地停留在耶路撒冷,那么上帝的旨意又是什么?如果大卫视约柜为一种可以藉此操控并巩固王权的吉祥物,那么他必须重新考虑约柜的利弊。于是上帝的约柜在俄别 • 以东的家中停留三个月(历代志上13章14节)。
历代志上14章讲得很清楚,尽管发生运送约柜的灾难,上帝仍是要祝福以色列。泰尔王希兰帮助大卫建造宫殿,大卫将此视为上帝祝福的象征(历代志上14章1-2节)。而藉由生养众多的子嗣,大卫也在另一种意义上建立了他的王室(历代志上14章3-7节)。严格来说,大卫知道上帝兴起他作以色列王,是“为自己的民以色列”(历代志上14章2节)。做以色列的好领袖以及顺服上帝,必定是大卫的中心思想,宫殿、子嗣和外邦国王的认可都是其次的事。
既然大卫成为统一以色列的王,非利士人便视他为威胁。他们入侵以色列到处搜寻他,但是上帝“冲破”敌人,藉大卫的手杀败了非利士人(历代志上14章11节),翻转了历代志上14章13节的悲剧。过不多时,他们又入侵以色列并再次被击退,这一次大卫毫不留情,攻击“从基遍直到基色”(历代志上14章16节)。在这两场战役中,真正得胜的是上帝(历代志上14章11、15节),大卫该做的只是寻求上帝和相信祂的带领(历代志上14章10、14节)。历代志作者对他的时代所传达的信息是:上帝仍然祝福那些寻求祂的人。
所以现在大卫的王国更加稳固,“列国”都惧怕他,认识了上帝的大能(历代志上14章17节)。历代志上14章最后提醒我们,以色列之所以受到上帝的呼召,上帝之所以选择大卫作以色列的王,终极原因在于:使世界列国认识以色列所信的上帝,祂正是他们的创造者。
(今日的内容可以另参撒母耳记下5章1节-6章11节)。
你如何理解历代志上13章所描述关于上帝的怒气?现今的世界或教会是否存在漫不经心或不敬虔的行为,而这些行为可能导致危险甚至致命的后果?
反思大卫对乌撒的死讯所产生的反应:先是恼怒, 继而惧怕(历代志上13章11-12节)。你是否曾在上帝未如你愿的情况下发生类似的反应?现在的你如何看待当时的反应?原因是什么?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