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志上下
作者: Philip E. Satterthwaite我们常听到基督徒解经家提出反对用神圣与世俗二分法来区分世界的论调,我们被教导万有都属于上帝;基督教的“事工”可以在任何场合进行,无论是在教会或是世上其他地方;今天的经文有着类似的愿景。
历代志上23-26章详尽描述了各个利未人家族如何在以色列的敬拜中依所分配的角色按班供职。历代志上27章则描述了各种用来管理以色列日常运作的行政体制。然而,这些明显“世俗”运作体制如历代志上23-26章里的敬拜体制一样,是上帝所赐予的。不论是“世俗”和“神圣”,都可以融入以色列的生活。对我们而言也是如此,日常活动以及管理这些活动的体制,都是我们服事上帝的一部分。
历代志上27章包含了四个职务清单:
在27章1-15节里所叙述的十二位军长并非全来自不同部族:其中六位来自犹大家族(历代志上27章3、7、9、11、13、15节),两位来自以法莲家族(历代志上27章10、14节),一位来自便雅悯家族(历代志上27章12节),还有一位来自利未家族(历代志上27章5-6节);至于朵代(历代志上27章4节)和珊合(历代志上27章8节)的部族关系不详;这里没有载明他们是根据什么被选为军长的,但是大多数在这份清单上的名字也出现在“大卫勇士”的清单上(历代志上11章10-47节);或许这十二位勇士的领导能力在以色列已广为大众所认可。
整体看来,历代志上23-27章描绘出一幅大卫统治下的团结景象:各职分的人民组织得当,并共同运作。在接下来的两章里,这些团体或他们的代表将聚集聆听大卫作为国王的遗言,为圣殿建筑捐款,并且认同所罗门为大卫的继承人。
然而,要注意的是,历代志上27章23-24节提到大卫不明智的人口普查(历代志上21章1-7节)。上帝曾应许“必增加以色列人如天上的星那样多”(历代志上27章23节;创世记15章5节),但是人类的愚行却足以酿灾造祸。最终,以色列依靠的是上帝的恩典。
至于历代志上27章25-31节提到的府库管理、农业生产、牲口和牛羊群等,则提醒我们:人类的被造是为了作上帝的好管家,管理上帝所造的万物和祂提供给我们的所有资源。以色列被上帝呼召的一部分,就是要照顾好上帝赐给他们的土地,而教会的一部分使命,就是将耶稣基督的福音带给有需要的人,并教导他们尊重上帝的创造秩序。我们所处的世界和环境对上帝至关重要,对我们也亦然。事实上,人们根本不应该将世界用神圣与世俗的二分法完全区隔开来。
你是否认为对生态和环境的关注应该是我们基督信仰见证的一部分?如果不是,为什么不是?如果是,请分享要如何实践?
有哪些例子可以说明用神圣和世俗来划分这个世界,可能会限制了我们对基督徒职责和角色的理解?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