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志上下
作者: Philip E. Satterthwaite在职场中, 要适应瞬息万变的环境,“与时俱进”的态度很重要。职场领袖常常把应对新挑战、抓住新机会挂在嘴边,而员工则发现他们必须“不断学习新技术”才能保住饭碗。
类似的场景也发生在今天的经文里。这是一个权力交接的过渡时期,以色列处于得业为安的状态。一座可供人永久敬拜上帝的圣殿,即将被修建起来。大卫自知年老体衰,将不久于人世,王位也将交接出去,于是他制定措施来帮助以色列妥善因应过渡时期。
首先,他让所罗门共同摄政(历代志上23章1节),确保王权的延续。其次,他看到至今的利未人仍专注在会幕的敬拜事务上,他们必须在职责上更上一层楼(历代志上23章25-26节)。于是,大卫根据现况修改了他们的“职务范围”。大卫依循传统的利未家族(革顺、哥辖、米拉利)进行分组,为利未人分配新的职务:现在他们将成为官长、士师、守门人和乐师(历代志上23章4-6节)。
尤其是,大卫的安排让歌唱和乐器演奏在以色列的敬拜中被赋予新的地位(历代志上25章1-6节;另参历代志上16章5-6节)。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利未人的音乐家据称可以用诗歌来说预言(历代志上25章1节)。或许他们在敬拜过程中会得到耶和华上帝的话语(参诗篇81篇5-16节,95篇7-11节);或者他们所提供的颂赞本身就是一种预言。我们也可以参考以赛亚书12章、耶利米书33章11节、阿摩司书5章8-9节里类似诗歌的预言内容。不论是哪一种情况,大卫所建立的制度并未对以色列的敬拜带来限制,而是让上帝与祂的子民有更深入的交流。
从历代志上26章可以清楚得知,利未人担任守门人、司库以及从事各样事工的官长,其人数就如同祭司和圣殿诗班的人数一样多。就像这些祭司和音乐家,担任其他事工的利未人,以掣签的方式按班供职(历代志上24章7-19节,25章9-31节,26章12-19节):掣签使上帝在利未人的职责分配上发挥决定性的功能,并给予这些职责应有的尊严。
祭司和负责歌唱职务的人共有二十四个班次。我们可以推论,每个班次在一个月历年的四十八个星期中各司其职两个星期。而在一年其余的日子里,他们要居住在自己的城邑中(约书亚记21章1-42节),他们会回到自己的城里,在自己的土地上劳动,并且我们可以想见他们将耶和华藉摩西晓谕以色列人的一切律例教训以色列人(利未记10章11节)。
虽说许多利未人担任的职分在大卫的统治期间有所改变,不过新的职分与旧的职分同样令人喜乐满足。与历代志作者同时代的利未人,大可把以下这个信息牢记于心:在被掳归回后,服事上帝的情况也许与过去的情况迥然不同,但是他们事奉的是同一位上帝,他们所提供的服事也一样宝贵。
当你的教会或职场处在过渡期间,从今天的经文有什么启发可以帮助你适应改变?
如果你被要求放弃一个已经奉献多年的服事职位,或是去接受另一种形式的事奉(像今天经文中的利未人),或是从目前的服事上全身而退(像今天经文中的大卫),你会如何因应?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