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志上下

作者: Philip E. Satterthwaite

第3日


今天的经文内容是关于西缅支派,就是约旦河以东的部族,包括吕便、迦得和玛拿西的半个支派,还有利未支派。这里有许多名字和短篇叙事记录了圣经其他书卷并未记载的事件。一如以往,看似微不足道的内容是为了表达不同的观点。

信实和顺服会带来上帝的祝福(胜利、攻克土地);悖逆则招来审判(战败与流放)。

西缅支派(历代志上4章24-43节)与犹大支派的南方边界相邻。这个支派一直和犹大支派关系紧密(士师记1章3-4、17节)。在犹大王希西家的统治期间,西缅支派扩张它的领土范围,向东占取了肥美邻地,在某些状况下,又把原本的居民驱赶灭尽(历代志上4章34-43节)。

关于吕便支派的记载,虽然作者描述了扫罗时代的扩张和征服(历代志上5章9-10节),同时也暗示了吕便将被亚述人征服(历代志上5章6节)。

在历代志上5章1-2节,历代志作者叙述吕便丧失了长子的名分,这些名分所带来的祝福,就落到约瑟的儿子以法莲和玛拿西的身上。这是根据创世记的记载而来,吕便污秽父亲的榻,因此丧失了长子的名分(创世记35章22节、49章3-4节),雅各便把祝福给予约瑟和他的儿子(创世记48章21-22节、49章22-26节)。3

历代志上的作者推崇犹大的成就(历代志上5章2节),但也没有忽视其他支派被视为以色列继承人的主张。至于迦得支派的记载(历代志上5章11-22节),作者有一半的篇幅是关于约旦河以东三部族在当地发动的战争(历代志上5章18-22节)。当他们在战争中呼求上帝,上帝就因这群子民的信实而帮助他们(历代志上5章20节)。对历代志的作者而言,呼求上帝总是值得的,毕竟这是属于上帝的争战(历代志上5章22节)。

关于玛拿西支派的记载,经文一开始就提到玛拿西在约旦河以东安顿下来(历代志上5章23-26节)。但是,就像对迦得的记载一样,历代志的作者把焦点放大至所有安顿在约旦河以东的部族,而这一次是描述他们日后流放至亚述。

总而言之,这些简短的叙事列出了历代志的作者对以色列历史看法的关键要素:信实和顺服会带来上帝的祝福(胜利、攻克土地);悖逆则招来审判(战败与流放)。

关于利未支派的记载是在历代志上2-8章的中心。在历代志上6章,作者对利未支派的家谱有着很长的叙述(历代志上6章1-81节),其中可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祭司和其他利未人的家谱;第二部分是利未支派各自安顿的地业清册(历代志上6章54-81节)。两个部分都赋予祭司──也就是亚伦后裔的显著地位(历代志上6章1-15、54-60节),因为祭司在以色列的赎罪事上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历代志上6章49节)。不过,历代志的作者也仍有篇幅留给非祭司的希幔、亚萨、以探的子孙(历代志上6章31-48节),他们分别掌管圣殿中的音乐以及打理会幕的一切事宜。

根据历代志作者的陈述,祭司和其他利未人各司其职且执掌明确。所有的人都尽自己的本分参与圣殿中的敬拜,并发挥自己的功能,利未人居住在其他支派分配给他们的城邑中,象征以色列十二支派的愿景:所有的支派都在耶路撒冷圣殿中一起敬拜上帝。

3 西缅和利未虽然在流便之后出生(创世记29章33-34节),但因其他原因被取消资格(创世记34章25-31节,49章5-7节)。


反思:

今天的经文反映了历代志作者的主要观点:上帝以祝福和审判对待以色列;祭司和利未人在敬拜与献祭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以色列是一个由十二支派组成的实体,所有支派齐聚一起敬拜上帝。这些观点可以如何应用在今日的教会中?

上帝是否用对待以色列的态度来对待今日的教会?有哪些地方改变了?又有哪些地方是不变的?

留言

笔记


writer1

作者简介

萨斐立(Philip E. Satterthwaite)于1998年开始在新加坡的圣经神学研究学院(Biblical Graduate School Of Theology)教授旧约和圣经希伯来文课程,同时也在2011年至2019年担任该校的校长。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旧约历史和旧约智慧书。

此作者的天路系列著作

天路系列由灵命日粮事工制作及出版。

我们的使命是让改变生命的圣经智慧,变得易懂、易得。

权利和权限  |  条款和条件  |  隐私政策

我们使用小型文字档案(cookies)为你提供更好的网络浏览体验,继续浏览即表示你同意这项使用方式。 按此了解我们使用cookies的详情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