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各书
作者: Douglas Estes今天我们探讨的内容就是雅各书最为人所熟悉的经文:“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17节)。
对这段经文肤浅的理解将会导致错误的解读,以为可以凭着行为得到救赎。因此,在过去的两千年里,对这节经文的相关注释林林总总,甚至掩盖了雅各书这部分的真意,并使得整卷书黯然失色。这真是令人遗憾,因为雅各在这里细密编织的主题,不仅是关键和重要的,在对应其他经文时也能产生完全的共鸣。
在14节中,雅各用了两个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第一个问题旨在让读者深思信心与行为之间的关系。雅各所谓的“信心”指的是一个人对上帝的内在委身;而“行为”则是一个人因遵从上帝的诫命而产生的外在行为。雅各要大家思考,一个人有内在的委身却没有外在的行为,这是有可能的吗?第二个问题,若上述的信心是有可能发生的,那么人凭藉这样的信心就能在上帝面前站立得住吗?
雅各以问句的方式开始这段讨论,是要让读者知道,这是一个不容易处理的议题。信心与行为之间的拉扯张力鼓励我们看清两者之间的关系,而不是要我们在两者之间做一个取舍。
接下来,雅各用了一个例子督促我们就以上的问题做出更深刻的反思。在这个场景中,我们遇见另一位在街市上的信徒,他是“赤身露体,又缺了日用的饮食”(参15节)。雅各再次抛出一个假设性的问题:在内心里为那个人发出善意的意念,又大声说出这样的意念,却对他切身的需要毫无行动,这又有何益处呢?换句话说,我们对这个信徒产生内在的委身,却没有显露任何外在实际的行动,对他又有什么影响呢?
雅各这个假设性谜题的重点就是,如果说我们关心一个穷困需要帮助的人,却光说不练,那我们对他的关心到底有多少呢?对需要帮助的人只是感到关心,而没有任何行动付出,这不是真的关心。同理,如果我们只有在心里在意上帝,但却没有外在的行为,这样的在意是毫无意义的,是死的。所以,如果我们自诩为基督徒,而且自称对上帝有内在的委身,但是却没有对应的外在行为,那么这样的相信和委身也是“死的”(参17节)。因此,行为是内在信心形诸于外的明证。
雅各十分清楚耶稣也曾遇到一些嘴巴上说相信却苦于行不出来的人(参马太福音19章16-26节)。他深知要行出来固然不易,然而这行为能使我们的信心恢复生命力。让我们奉耶稣基督的名,竭力展开行动;让我们的信心在祂里面得以恢复生命力。
在你的生命当中,信心和行为曾在何处产生拉扯的现象?你怎么能确认你的行动力是出自于真正的信心?
你认为雅各为什么要用假设的场景,而不直接了当地告诉我们该怎么做?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