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书

作者: David Cook

第27日


本文用了两个关乎耶稣的比喻。第一个,是“绊倒人的盘石”(9章33节,新译本);第二个,是“律法的总结”(10章4节)。

义是上帝所要求的,也是祂赐予的,祂称所有相信圣子耶稣的人为义。

以色列人因耶稣而失足跌倒。他们没察觉律法一直指向耶稣,又没有信靠耶稣,反倒视律法为自己得拯救的途径。

保罗为以色列人悲痛不已,是因他的同胞选了错误的路径。他们选择靠遵守律法称义(9章31节,10章3节),却不依从上帝使人与祂和好的方法。

10章2节告诉我们,虽然以色列既诚恳又热心(在这后现代世界中行事正确的必要素质),但她却走歪了。因为以色列人尽管无比热心,却愚昧无知(3节)。

保罗于5-7节中铺陈出两条可以通往成义的路径。在5节,人透过遵守律法称义。在6-7节,人能称义,不是藉着行为,而是上帝的恩典。基督不需人从天领下来(6节),却成了肉身来到人间。祂也不用人领上天(7节),却藉复活重返。这两点都是上帝的供应、上帝赐予的义,并非个人努力的结果。

所有宗教或多或少都被归类为以成就为本。唯有符合圣经的基督教信仰被归类为以上帝的供应为本。义是上帝所要求的,也是祂赐予的,祂称所有相信圣子耶稣的人为义。相信耶稣意味着对耶稣抱持一份独特的信念——上帝曾使祂从死里复活(9节)。而心所相信的,口必承认——祂真的是主、道成肉身的上帝(因祂从死里复活,故领受如此位分,参1章4节)。

在11节中,保罗引用以赛亚的话,指任何人若心里相信,口里承认耶稣,对耶稣有这份信念又公开承认,必不至蒙羞。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与上帝和好并建立关系。在12及13节,保罗表示不论是犹太人或外邦人。因着耶稣的复活,任何求告主名的人都必得救。

这实在是至关重要的消息。想象所有在宗教担子下劳苦的人,他们竭力满足律法的要求,希望藉此成义。不论那是基督教信仰与否,都一样可悲,因为基督——我们的替代者——已达到上帝所要求的义。人若要凭自己的努力藉宗教行为得救则带来双重的不幸——既不可能,也不必要。


反思:

为什么凭着信靠上帝称义,而非凭着成就称义是如此美好的消息?

圣奥古斯丁曾祷告:“上帝啊!求祢按着祢的心意向我要求,但按着祢的要求向我供应!”上帝对我们有什么要求?祂又如何供应,以便我们能达成祂的要求呢?

留言

笔记


writer1

作者简介

谷德维(David Cook)曾在澳大利亚悉尼(或称雪梨)宣教与圣经学院(Sydney Missionary and Bible College)担任校长长达二十。他是一位著作甚丰的作家,撰写了许多部圣经注释书、以小先知书为题的书籍,及好些研经材料.

此作者的天路系列著作

天路系列由灵命日粮事工制作及出版。

我们的使命是让改变生命的圣经智慧,变得易懂、易得。

权利和权限  |  条款和条件  |  隐私政策

我们使用小型文字档案(cookies)为你提供更好的网络浏览体验,继续浏览即表示你同意这项使用方式。 按此了解我们使用cookies的详情并.